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早晨,女儿收到了一封出人意料的邮件。
邮件是由她的老师转发的,是一封言简意赅的致歉信。
信的由来要从两个月前说起,女儿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省数学竞赛,却未能象往年一样顺利晋级。
而今组委会却发来了致歉信,言及女儿其实是获奖了的。
原来,竞赛中的一道题目应该有两个正确的解法,但阅卷当时只确定了一个答案,而女儿的答案恰好是被疏忽了的另一个正确答案,故而错失奖牌。
由此,组委会向女儿学校发信,解释原因并为女儿错过了当时的颁奖而致歉,承诺于两周内将奖牌寄到家里。
得知这一消息,我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,脑海中跳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好事多磨,再仔细一想,更觉得这事真真被磨得好磨得妙。
如果当初没有发生这样的乌龙,女儿的奖拿得太顺利,反而对孩子的发展不利。
毫无疑问的是,经过此事,女儿明显成长了。
首先,一时的失利磨炼了孩子的心态,是最好的挫折教育。
犹记得女儿在比赛结束后的沉默,作为学校的种子选手,她被老师和同学寄予了厚望,这一次却铩羽而归。
女儿自入学就一帆风顺,几乎逢考必胜,拿奖也成为家常便饭,这次失利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了。
我原还担心长此以往她难免骄傲自满,正好利用这次挫败让她认识到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其次,竞赛失利之后,女儿对数学的兴趣不减反增。
她不仅平静地接受了失败的结果,更认真分析了自身的不足:不是自己没有进步,而是别人比她进步更多。
于是,她重新制定了计划,让爸爸从国内找来权威的辅导资料,每天自习一个小时,准备明年再战。
最喜欢看到她一脸自豪地对着刚读完的题目两眼放光,“还是咱中国人聪明,这题的解法比老外高明多了。”
望着越来越自信的小家伙,我不禁想,这大概就叫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
此外,组委会有错必认有错必纠的举措是最好的育人之道。
以身教者从,什么方法也比不过以身作则的机会教育。
生活可以不拘小节,然,教师无小节,教师的处事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。
其实,竞赛中出现计分错误是难免的,比赛早已结束,又不是什么利益相关的重大比赛,就算组委会不予细究,也无可厚非。
要知道组委会的成员都是兼职的,只在大赛期间才聚到一起履职,而阅卷评分则是由众多志愿者协力完成的,竞赛结束后自动解散。
然而,若要纠正上述失误,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,可以想象得出,将上千名参赛者的试卷重新调出来,一一核对,再次计分排名,写信致歉,邮寄奖牌是一项多么繁重的工作。
即便如此,组委会依然做到了,他们的所作所为何止于纠正了一个题目的答案,而是向世人展示了严谨治学诚实做人的师德风范。
感谢这一枚迟到的奖牌,它始于竞赛,却超越了竞赛。